庐江综合医改:群众看病不用愁


(资料图片)

健康是群众的根本需求。谁都不愿意生病,可是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庐江县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推进综合医改,不断惠及民生。

提升基层,让群众“有地方看病”。加大对村级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切实为健康守门人提供坚守之地。提高村医待遇,压实村医责任,健全首诊。建立并完善村医激励考核机制,千方百计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加大镇级医疗机构的资金、人才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医疗空间,让群众看病“不跑路”或“少跑路”。为了让群众就医方便,泥河中心卫生院投入50余万元增设了康复科,现手术种类和手术量在不断地增加;金牛中心卫生院依托专家下沉的优势,投资60多万元开展无痛胃肠镜诊疗,5月份以来成功开展胃镜诊疗41例、肠镜诊疗8例,开展骨科手术1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同大镇离县城较远,为让群众就医更方便,看病更省钱,在县医院紧密型医共体的支持下,同大中心卫生院开展移动车载CT诊疗服务,让群众不出门就能享受CT诊疗服务,目前开展诊疗1900多例。“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了。”这些发自群众内心的声音,真实地道出了该县综合医改带来的变化。

政策引导,让群众“有序看病”。为解决群众无序就医、乱投医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上下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走进村口送健康”活动,传递医改正能量。通过宣讲综合医改政策,引导群众有序就医,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和不便。该县金牛镇湖稍村男青年左文柱在浙江宁波打工,患上肾结石,准备在当地就医,听到家乡的医改政策后赶回到庐江县中医院成功接受治疗,除节省医保资金2000元外,个人自付部分还节省8000余元。在加强分级诊疗和综合医改政策的宣传下,全县有116人返回县域治疗。该县罗河镇黄龙村慢性病患者陈玉宝以前常年在江苏常州治疗,得知家乡的医改政策后于今年6月赶回庐江县医院接受了半个月的治疗,除享受到温馨周到的服务外,个人支出大大减少。

强化保障,让群众“看得起病”。开展以医疗救助对象为主体的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管理工作,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实行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为减轻患者负担,让群众“看得起病”,该县落实了外请专家手术(会诊)免费制度,凡是需要外请专家手术或会诊的患者,其外请专家费用一律由县财政承担。加强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强化对特、慢病患者和困难人群的保障。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开展“送医上门”,优化转诊服务。强化基层组织和基层医疗机构责任,建立健全服务网格,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就医都能入网格管理,做到群众有需求,干部有呼应,医务人员有服务。5月份以来,全县为患者外请专家102人次,除支付医保资金外,县财政另承担费用50多万元。此外,该县通过加大投入、培训、进修、师带徒等途径让中医走进村卫生室,最大程度地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实在的优质医疗资源。该县盛桥镇七里村孙立才患有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综合症,在外地求医住院多次没有效果,他准备一笔钱到省城医院治疗,该村卫生室人员知道后用中医为其疗理,不仅治好了病根,而且大大减少了其个人费用支出。

优化资源,让群众“看得好病”。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要求,该县整合各类医疗资源,以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人才资源共享,上下贯通,实现同质化医疗团队建设;通过临床服务共享,信息畅通,实现同质化医疗服务;通过医疗技术共享,适宜技术下沉,实现医疗技术全面提升;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救治体系,打造30分钟救治圈,实现区域内任何场所患者享有同等医疗救治权益。形成了以牵头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镇、村”三级联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救治无缝衔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真正享受到快速、便捷、优质的县级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城市医联体的作用,为让群众“不出县”能享受到更好优质的医疗服务,庐江县人民医院和庐江县中医院多次邀请外地专家、学者来坐诊、交流,进行多元化合作,促进共建共进。6月下旬庐江县人民医院邀请25名皖籍在沪专家来庐江开展大型义诊,共为680名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为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庐江县中医院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于6月下旬开展了“冬病夏治”活动,惠及群众1500多人次。

(曾福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