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已发放3亿多元残疾人两项补贴


(资料图片)

连续三年提高残疾人最低生活补贴标准,统筹财政资金3187.92万元落实残疾人托养服务,投资5665.02万元打造残疾人托养智慧社区……记者昨天从合肥市财政局获悉,2023年,合肥安排各类资金3.7亿元,推进残疾人托养全覆盖,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

为夯实残疾人托养基础,今年全市继续支持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与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联动机制,已连续三年提高补贴标准。截至7月底,全市完成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10.46万人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6.88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04亿元,并将5.24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落实残疾人参保补贴政策,分别补贴5.36万名残疾人参加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2万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计补贴资金2677.88万元。在元旦和春节前夕慰问各类困难残疾人8761人次,发放慰问金886.1万元。

今年,全市优化残疾人托养机制,统筹财政资金3187.92万元,落实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将年龄在16~69周岁,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困难残疾人纳入托养范围,根据托养方式给予每人每月400~2200元不等的补贴,残疾人集中托养补贴标准与长三角城市基本相近,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在全省率先将重度残疾人托养年龄上限由60岁扩展到69岁,实现托养年龄与康复训练救助年龄、居家养老年龄无缝衔接。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服务一级、二级残疾人22672人次,平均每月有3778名享受托养服务。

为确保托养实效,合肥市将残疾人托养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纳入投资5665.02万元的智慧社区二期项目,残疾人托养服务对象、服务机构、服务记录、服务资金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与公安、民政共享人员死亡、到龄、低保取消等信息,不断拓展“托养+培训、托养+就业、托养+文体、托养+医疗”等新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资金支付风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