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看点!古镇“龙”舞精气神


【资料图】

2月21日晚上6点半,郎溪县建平镇龙村湾一片欢腾。

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两“主角”隆重登场。一条黄色老龙和一条青色小龙游走开来。龙头摆动,火红的龙珠随之抖动,神气十足。在舞龙队员的配合下,双龙飞舞起来,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在广场上巡游一圈后,两条长龙边舞边登上八仙桌,龙抬头、龙摆尾、龙翻身,一个动作都不落下。当老黄龙的龙头登上顶峰时,龙灯舞便到了最高潮。此时,锣鼓铿锵,喇叭声急,鞭炮齐鸣,烟火绚烂如昼,在火树银花映衬下,老龙好似腾云驾雾,引人入胜。接着,小青龙再上山,老黄龙舞滚接应,待青龙下山后,以二龙戏珠打圆场结束。

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远道而来的摄影爱好者,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震撼的瞬间。

“‘老龙翻山’是难度最大的,需要舞龙的人配合默契,动作一致。‘山’的设置是16张方桌,按等差叠加成山,最上面一张桌子置一方凳作为山的顶峰,专为龙头设置的,高达6米。”龙村湾龙灯表演队负责人黄大宏告诉记者,龙灯表演因动作幅度大、花样多、表演时间长,舞动起来很耗费体力,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有队员上去替补接场。

在舞龙的队伍里,村民黄光顺家祖孙三代都在其中。“我们队伍里最小的八九岁,大多是父子一起上场。我儿子现在就在场上舞龙呢!”黄光顺告诉记者,“村里孩子从小就喜欢看龙灯,现在很多人都参与进来,以老带新,代代相传。”

郎溪县建平镇龙村湾龙灯表演已有200余年历史,龙灯在当地村民的心里有着极重的分量。村里每年都会扎制青、黄双龙,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龙灯会应邀在周边乡镇进行巡演。“今年,我们准备将龙村湾龙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平镇文化旅游中心负责人晋本红说。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要让非遗‘火’起来,更要‘活’起来。”晋本红告诉记者,“每逢节庆期间,我们鼓励各村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对于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我们更要主动宣传、积极推介,扩大影响。”

千年古镇建平镇是个闻名的非遗小镇,目前有省级非遗项目“古南丰小缸酿造技艺”,有市级非遗项目“龙村湾龙灯”“皖南竹编技艺”。(记者 罗鑫 通讯员 余克俭 蔡文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