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县:山环水绕“神仙居” 全球速看料

看到这个题目,别以为我是要说浙江的仙居县,不,我要介绍的是安徽的含山县。

含山县区域面积不大,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算是“小巧玲珑”。不过,用“眉清目秀”来描绘它,似乎更为形象传神,恰到好处。


【资料图】

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是“有山有水”,当然,如果是“好山好水”那就更好了。“含山县”,从名字就能看出,它肯定有山。而且,汉字“含”的意思是“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由此引申出“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之意,甚至再引申为“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的意思,所以,带“含”的成语往往很有嚼头:如“含英咀华”“含饴弄孙”“含苞待放”“含情脉脉”等。而“含山”二字,给人的画面感就很有韵味。大概也因此,含山县在解释县名来由时,特地指出是因“群山列峙,势若吞含”而得名。

而在我看来,含山岂止是“有山有水”,完全可以用“好山好水”来形容。

含山的两横一纵三列山脉组成了一个斜写的“工”字,正好嵌在中间,把全境分成四个水系独立的区域。由青龙山、褒禅山组成的上一“横”,隔出了北部的滁河流域;由太湖山、苍山组成的下一“横”,隔出了南部的裕溪河流域;两“横”正中,一列以横山为主的不太高的山脉,把两列“横”山脉夹出来的谷地一分为二,东半是县城所在的得胜河流域,西半则是汇入裕溪河的清溪河流域。每一个水系都支流众多,蜿蜒地延伸到各山的深处,的的确确是“山环水绕”!

至于说是“神仙居”,那也是有充足依据的。

先说北边吧。大家都很熟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还记得文中说的那个“华阳洞”吗?如果你看过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的《华阳洞门》,你一定会被作者那绘声绘色的描写吸引。小说中,李大川游览华阳洞,误坠洞穴,神奇的是,洞深不可探,大约两顿饭的工夫,他才落到洞底,但他居然是坐到一块长满草的地上,肌肤一点都没受到损伤;他想攀爬上去,却找不到使力的地方;他顺着洞壁往前摸着走,似乎有路可走;走了一段路后,渐渐有了亮光,他看到右边有一个石池,池子里荷花开得正灿烂,此时又饥又渴的他想取花与水却都无法取到;终于转过一个又一个门后,来到一个明亮耀眼的地方,洞中摆有一张石桌,桌上有一棋局,听到诵经的声音,却看不见人……更让你回味的是,李大川在洞中是一个晚上,但出洞后别人告知已是七日时间;他自身所在之处已是滁州。读者已然感受到神话中那种“山中一日,世间千年”的仙境感。

再说南边。太湖山西边的白石山中有个白石洞,白石洞也被列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一洞天,号“琼秀长真之天”。相传这是彭祖在此修炼成道的地方。

白石洞洞口为弧形,如新月偃卧。进洞至第一洞天,可容纳百人以上的洞厅内飞石凌虚,千奇百怪,洞顶滴水,溅玉跳珠——不仅“空”,而且“润”。往前行百米,左有差不多两人高的石楼,右有一“棋盘”自石壁飞出,“残局”尚存;楼上石壁则有石龙两条,鳞片玉甲,依稀可见。再往前行,便见众多钟乳、石笋,如玉树琼林。试想想,这是不是不仅“清净”,还更适合“冥想”?

而含山的西边,那里有个金庭山和王乔洞、紫薇洞,也是七十二福地之一。尤其是整个含山周边一带,据说都是“药山”。住了这么多的“神仙”,还能不是“神仙居”吗?

“神仙居”,通常僻静、富庶,有灵气。而神仙“不在”的时候,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含山也有“吴头楚尾”之称。当年吴、楚争夺,昭关巍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让想逃出追杀的伍子胥愁白了头。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西晋灭亡,中原南渡,大名鼎鼎的谯国龙亢桓氏也成为流民,被迫南迁。其中一支渡江无望,被“安置”在历阳县的西部,也就是今天的含山县南部,并侨置了龙亢县。

含山正式以“含山”设县,是在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原龙亢县境域设立。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其间虽有废并,但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后,自此沿用至今。

想到了宋代诗人林逋的《秋日含山道中回寄历阳希然山人》:“村落人家总入诗,下驴盘薄立多时。霜陂一掬清于鉴,漱着牙根便忆归。”这是隐士眼中的含山。

而另一个不出名的诗人刘传诗的诗更有烟火气:“西来青山好,缘山表郡名。一溪清绕抱,双石并峥嵘。引水云丰歉,观云识雨晴。人家耕种毕,时听读书声。”

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温婉、娴静的古典美女形象?或者是一幅中国的写意山水画?

关键词: